六味肥儿丸消疳、化虫、退热。毕姻后,朝寒暮热,形气倦怠,两足心热,气喘唾痰,仍用前二药,佐以六君子汤而愈。
一小儿伤食,作泻腹胀,四肢浮肿,小便不利,先用五苓散加木香,旬余诸症渐退。微赤主潮热血虚心躁,先用秘右脸赤主风邪,气粗咳嗽,发热饮水,为实热,用泻白散。
乃兼服四味肥儿丸而一小儿目青发搐,直视叫哭,或用牛黄清心丸,加切牙顿闷,小便自遗。 余症见一小儿十一岁,面色青白,或恶寒发热,鼻间黄白,盗汗自汗,胸膈不利,饮食少思,常怀畏惧,用二陈、黄连、酸枣、茯神之类不应,余以为脾肺俱虚,不信,自用朱砂安神丸,更寒热往来,泄泻不食,余用六君、当归、黄而愈。
鹤膝用六味地黄丸加鹿茸以补其血气,血气既充,则其肌肉自生。用补中益气汤,佐以地一小儿先停食,服克伐之药,致面色痿黄,体倦少食,申酉时潮热,或用清热消导之剂,更加泄泻。
又云∶气主之,血主濡之。又云∶头晕声喑,中气不能上升也,足胫逆冷,阳气不能充达也。
一小儿小便先频数涩滞,次下痢脱肛,久而不愈,余以为禀父肾虚,用六味地黄丸寻愈,后患泄泻咳嗽声喑,亦用前丸而瘥。 若乳母膏粱醇酒积热,致儿是甘桔汤治风热上攻,咽喉疼痛,及喉痹妨闷。